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365正规官网_亚洲365bet投注_365bet.com官方网站

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
        1

        培养管理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 培养管理 > 教学相长

        更多  
        研究生带教的三点体会
        发布时间:2015-01-14

         

        公共管理教研部  沈士光教授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我想用三个字来归纳自己这几年带教学生的感受和体会:励、助、促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第一个字是“励”。这个励,可以是鼓励,也可以是激励。“励”这个字很有意思,他有一万个力量在。没有鼓励也就没有力量。我要做的事就是鼓励他们,给他们一点信心的力量。我经常鼓励他们,实际上也是在鼓励自己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第二个字是“助”。我觉得导师的“导”就是“引导”,引导和帮助是一个意思。我愿意用“助”,这个助也是有“力”的。我愿意当学生的“助教”,“助教助学”帮助他们教一些东西,帮助他们学一些东西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这个“助”,不仅是理论上的,还有实践上的。在确定了专业方向以后,除了扎实理论基础外,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。我有一个学生,在确定了“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”作为研究方向后,我就联系了闵行区政协,他们比较忙的时候,比如开两会,界别活动等等,她都去,对政协运作的一套也很熟悉,对写毕业论文也很有帮助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第三个字是“促”。促进的促,敦促的促,督促的促。这个“促”虽然没有“力”,但有“足”。我的理解大概有几个方面: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第一人是有惰性的,你不去敦促和督促,他就有惰性。所以,我经常去督促学生,实际上也是督促自己。有个理论叫“一盎司定律”。大意是说,人的天分之别是很有限的,每天坚持比别人都做一点,多做“一盎司”,他的进步就会很大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第二人要脚踏实地。 “促”字就是说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脚,自己的路自己走,别人是无法替代的。但是在现在的时代,你如果没有其他的资源优势,你就必须自己走得勤快一点。